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如何在制造业闯出一条新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智能制造正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抢占的风口。在滨海新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化装备控制等企业集中发力,开发区、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等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更是初具规模。滨海新区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智能制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机器人企业发力订制服务
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目前正成为国内外企业争相涌入的下一片“蓝海”。在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下,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在新区迅速升温,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众所周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新区众多机器人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实践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升级之路。临港经济区的商久盛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目前,我们生产的机器人有智能人型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几大类,涵盖展会、科普、家居、养老等场景应用及其他特种环境。”该企业负责人苑海榕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人型服务机器人,除能够实现语音对话、人机互动、监控报警、清扫吸尘、视频通话、迎宾导览、陪伴介绍解说、视频展示等功能外,外形还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订制,并推出仿真硅胶外形,还可模拟人类语言动作。
记者采访时发现,新区企业除深耕消费级服务机器人领域外,也把目光转向工业机器人产业,为制造业带来多层次的变革。作为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的新区企业,超众机器人持有多项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权和著作权,产品和服务涉及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自动化系统集成、视觉系统开发等诸多领域。可根据企业情况订制产品,是这家机器人企业的一大特色。“目前,企业产品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光伏、电子、日化、物流等行业的分拣、搬运、包装、涂胶、码垛等环节,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新区“智造”多点开花
对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智能制造”也不只是纸上的一个概念。日前,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项目的启动被视为泰富重装向“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系统工程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迈出的一大步。据介绍,其建立的实现客户个性化订制的制造系统、智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先进的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产品,可使泰富重装成为国内行业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工厂。
有业内人士认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前提是数字化制造。对此,在数控系统领域,新区企业也频频发力。以泰森数控为例,其数控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而在无人机领域,新区企业已研发载重达300公斤的大型无人机,核心技术国际领先。泰华宏业等新区企业生产的3D打印机、无人机、智能化装备控制器等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而专门设计订制,并带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企业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新区智能制造先行一步
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达到了800亿元。“十三五”期间,本市将瞄准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和共性关键技术,在有条件有基础的行业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事实上,新区智能制造更是早已先行一步,目前已形成开发区、滨海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等一批专业化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及其示范应用,新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新区还成立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区域制造业产创新能力和产业水平提升。
新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推进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示范应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策支持、载体发展、项目集聚,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正蓄积能量,发展浪潮一触即发。今后,新区应引进高端项目、技术等资源,发挥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突破,鼓励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